1946年,斯大林把朱可夫贬去当敖德萨军区司令员,从最高副统帅到一个二级军区司令,这反差不可谓不大,一般人认为朱可夫也就不会去干具体工作了,但朱可夫并未如此。 朱可夫是苏联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传奇人物,战后的他声名显赫,甚至有诸多西方媒体宣称他比斯大林更“受欢迎”。 斯大林可是苏联的领导人,朱可夫立下的功劳再多他也是为斯大林服务的,可如今西方媒体竟然把他吹捧到这种地步,这也就引发了斯大林的猜忌。 战场上缴获的物资除了上交国家的那部分之外,也会有一些落入军官和士兵的口袋,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只要原则上没犯错,那一切都说的过去。 可怕就怕有人要使绊子,特别是朱可夫这种身居高位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暗中观察记录,清扫德国战场的时候,朱可夫监管士兵缴获物资。 尽管他并没有把这些物资往自己口袋里装,但他的政敌贝利亚却凭空捏造了一个罪名安在他身上。 贝利亚说朱可夫把德国珍贵的艺术品偷偷留下,这个行为已经触犯纪律,尽管朱可夫极力为自己辩解,奈何斯大林不听。 斯大林本来就很苦恼该如何“名正言顺”的把朱可夫压下去,这件事情刚好给了他这个机会,所以不管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他都要借题发挥。 一件小小的事情,更何况还不是真事,竟然能让朱可夫被降职,而且降职的跨度还这么大,这种事情说出去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 但朱可夫还是带着自己的东西走马上任了,他把这件事情记在心中,有朝一日他一定会报复回来。 他即将就任的敖德萨军区是一个距离政治中心很远的地方,而且敖德萨军区还十分混乱,军区的士兵因为战争结束就变得懈怠起来。 部队中的早起铃声响起很长时间后,操场上也没有部队集合的身影,直到日上三竿之后将士们才衣衫不整的拖着疲惫的身躯去食堂吃饭。 吃饭的时候也没有个坐相,甚至还有一些人光着膀子就去吃饭了,身上的酒气隔着好几米远都能闻到。 朱可夫上任后看到这群人的样子瞬间就动了怒,可他敢动怒也不会有人害怕,于是朱可夫就决定杀鸡儆猴。 朱可夫带着一队亲兵入驻军营,这里的军官看起来正经了一些,但他们懈怠的时间太长了,一时间根本改不过来。 而且还有十几名军官不止悔改,依旧贪玩享乐,于是朱可夫就抓住机会把他们全部撤掉了,补上来的人是比较靠谱的。 换掉一部分军官后,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劲,于是他们就变得上进起来,每天的起床铃声响起,部队就已经集合好了。 除了整顿军纪之外,朱可夫还亲自监督海岸防御工事,海岸是一个国家的防护墙,可当朱可夫来到这里后,眼前的情况让他两眼一黑。 防御工事跟摆设一样,一个八十老人拄着拐杖都能轻易攻破,朱可夫立马开始整顿边防部队,如果有谁不听命令那就可以离开了。 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海岸的防御工事终于变成了铁桶一般,边防部队也被训练成了战备单位,战斗力比之前提升了数倍不止。 朱可夫去到敖德萨一段时间后,这里已经大变样,但他却没有急着享受胜利的果实,朱可夫又开始培养军官,他甚至还亲自教学。 一个被降职的军官和一个松垮的敖德萨,这两个情况组合在一起很难重新振作起来,但朱可夫却没有认命。 敖德萨是苏联的南大门,把这里管理好了朱可夫的筹码也会增多,而且朱可夫是一名军官,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军区变成这幅样子。 其次就是如果他来到这里之后消极的生活,很可能会接着被人“弹劾”,在什么地方干都是干,他还不如为自己培养一些力量。 朱可夫在敖德萨驻守了很多年,等到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把他召唤回去对抗贝利亚,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朱可夫和赫鲁晓夫联手重新走到了权力巅峰。 信息来源:《朱可夫大传》
1946年,斯大林把朱可夫贬去当敖德萨军区司令员,从最高副统帅到一个二级军区司令
静雅阶苔染露寒
2025-07-21 23:38: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