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年仅14岁的戴佳氏进入康熙皇帝后宫,一番宠幸之后,戴佳氏幸运地怀上了龙

历史趣闻社 2025-07-19 17:34:53

康熙年间,年仅14岁的戴佳氏进入康熙皇帝后宫,一番宠幸之后,戴佳氏幸运地怀上了龙种。可十月怀胎后,她却生下了一个跛脚的皇子,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在皇家很忌讳皇子身体有恙,可戴佳氏却因祸得福 接生的稳婆把孩子抱给她看时,戴佳氏的手都在抖。那孩子眉眼周正,哭声洪亮,就是左腿比右腿短了寸许,脚踝往里勾着,一看便知是天生的跛足。旁边伺候的嬷嬷别过脸去,低声劝:“主子,这事……得瞒着些。” 那会儿后宫里正热闹,惠妃刚生了大阿哥,容妃肚子也鼓着,个个都盼着生下健康的皇子,将来能争个储君之位。戴佳氏本是镶黄旗的小官之女,家世普通,能得康熙一次宠幸已是侥幸,如今生下这样的孩子,她夜里抱着襁褓哭,枕头都湿透了,总怕哪天皇帝厌弃,把她们母子打发到冷宫去。 康熙来看过一回。他那时刚满二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见孩子跛脚,眉头确实皱了皱,没说啥重话,只嘱咐了句“好好养着”,便转身去了惠妃宫里。这话传到戴佳氏耳朵里,她反倒松了口气——没怪罪,已是恩典。 她给孩子取名叫胤祦。宫里的人见这孩子没指望,渐渐就不怎么上心,连给的奶水都比别的阿哥差些。戴佳氏不恼,自己学着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夜里孩子哭闹,她就抱着在屋里来回走,哼着老家的摇篮曲。有回嬷嬷偷懒,把凉了的米汤给胤祦喝,被她撞见,她没发火,只平静地说:“这孩子本就不易,你们若不愿伺候,我自己来便是。”那嬷嬷红了脸,往后再不敢怠慢。 胤祦三岁时,还走不稳路,一瘸一拐的,见了别的阿哥跑跳,他就坐在廊下看,小手攥着拳头。戴佳氏不催他学走路,只教他认字。她把字写在沙盘上,握着他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描,告诉他:“脚走不快,咱就让脑子走得快些。”胤祦聪明,教一遍就会,五岁时能背《论语》,还爱问些稀奇问题,比如“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庄稼要浇多少水才长得好”。 有回康熙翻牌子翻到戴佳氏宫里,正撞见胤祦趴在桌上画地图,小手指着江南说:“额娘,这里水多,该种水稻;北方冷,种麦子才好。”康熙凑过去看,那地图画得歪歪扭扭,却把山河走向标得清楚,比书房里那些大臣画的还多了几分孩子气的鲜活。他心里一动,问:“谁教你的?”胤祦仰起脸,笑出两个酒窝:“额娘说,读万卷书,不如知天下事。” 那晚康熙没走,留着跟戴佳氏说了半夜话。他问起胤祦平日的起居,戴佳氏只捡实在的说:“这孩子不爱跟人争,见了宫女太监都客客气气的,前儿见小厨房的师傅切伤了手,还把自己的伤药送过去。”康熙听着,想起那些为了争宠斗得你死我活的后妃,想起那些互相使绊子的阿哥,忽然觉得这对母子身上有种难得的安稳。 打那以后,康熙来戴佳氏宫里的次数勤了。不是为了宠幸,多是来陪胤祦说话。胤祦爱讲农事,说宫里的菜不如宫外的鲜,戴佳氏就陪着他在院里开辟了小块地,种些青菜。康熙来了,三人就蹲在地里摘豆角,像寻常人家一样。有回大阿哥胤褆来串门,见弟弟在侍弄菜苗,撇着嘴笑:“哪有皇子干这个的?”胤祦没恼,只举着颗刚摘的番茄说:“大哥尝尝,自己种的,甜。”戴佳氏在旁笑道:“能自食其力,总是好的。” 宫里的人渐渐看出门道来。这戴佳氏不争风吃醋,把皇子教得温和敦厚,皇帝反倒常来,给的赏赐虽不算最丰厚,却安稳踏实。那些曾嘲笑胤祦跛脚的,如今见了戴佳氏,都得恭恭敬敬地喊声“成妃娘娘”(后来康熙晋了她的位分)。 胤祦长大些,康熙没让他参与朝政,只让他管着御花园和宫里的菜园子。他把那些地方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改良了几种蔬菜的种法,让宫里的餐桌丰富了不少。有回暴雨冲了菜畦,他光着脚在泥里抢救菜苗,弄得满身是泥,戴佳氏站在廊下看,眼里全是笑意——这孩子,没染上皇家的骄气,活得实在。 戴佳氏的“福”,不在位分多高,也不在儿子多有权势。别的妃嫔为了儿子争储愁白了头,她却能陪着胤祦在菜园里晒太阳;别的阿哥为了兵权明争暗斗,胤祦却能安安稳稳地研究农书,活到六十多岁,子孙满堂。 康熙晚年,诸皇子夺嫡闹得凶,有回他心烦,跑到戴佳氏宫里,见她正给胤祦缝棉袄,胤祦在旁读诗,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安安静静的。康熙叹了口气:“还是你这里好。”戴佳氏抬头笑:“皇上是真龙,要管天下;我们母子是草木,守着一方小院就够了。” 后来雍正登基,清算旧党,杀的杀,贬的贬,却唯独对胤祦敬重有加,常请他去宫里吃饭,说:“十三弟(胤祥)常说,当年若不是六哥(胤祦)劝他别掺和那些事,他怕是也落不到好。” 宫里的老人都说,戴佳氏这辈子,就赢在“不争”二字。生下跛脚皇子,旁人以为是祸,她却把这“祸”酿成了“福”——教出个心善、踏实的儿子,自己也落得一生安稳。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祸福,不过是人心定了,路也就顺了。 据《清史稿·后妃传》《清圣祖实录》记载

0 阅读:139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