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女教授在985任教3年,每次课上都没几个人听,最终因考核不过惨遭辞退。万万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7-19 15:32:50

广州一女教授在985任教3年,每次课上都没几个人听,最终因考核不过惨遭辞退。万万没想到,后来她转身进入华科大,一个举动创造了历史。   郇真打小就泡在数学里长大,父亲是北师大数学系教授,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数学专著,她小学时就抱着微积分课本看得入迷,高中时已经能解大学里的线性代数难题。   靠着这份天赋,她一路从北大数学系读到美国名校,博士毕业时,导师说她的研究能力能排进同届前5%。   2017年郇真回国,中山大学向她伸出橄榄枝。她揣着一腔热情站上讲台,想把最前沿的数学思路教给学生。   可第一堂《线性代数》课就泼了她冷水,教室里稀稀拉拉坐了不到20人,到第二节课又走了一半。   学生们私下说:"郇老师讲得太跳了,刚说完定理突然就蹦到推论,笔记都记不赢。"   她精心准备的课件里全是公式推导,却没考虑到本科生的接受节奏,就像给刚学走路的孩子讲跑步技巧。   连续三年,她的教学考核都亮了红灯。   有次系里抽查听课,她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推导矩阵变换,底下学生要么低头刷手机,要么对着黑板发呆。期末评教时,"听不懂""节奏太快"成了高频词。   2019年,学校最终决定解聘她。收拾办公室那天,郇真看着一摞没讲完的讲义,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道真的不适合当老师?   离开中山大学后,华中科技大学向她抛来橄榄枝,这次邀请她加入数学中心,重点搞科研,教学任务减了大半。   换了环境的郇真像松了绑,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对着复杂的数学模型能琢磨十几个小时。   她不再纠结怎么把课讲得通俗,而是一头扎进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同调代数与代数K理论。   同事们常看到她在办公室的白板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公式,有时站着思考一整天,连饭都忘了吃。   有次为了验证一个猜想,她带着团队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终于在凌晨四点找到关键突破口,当场在实验室里跳了起来。   这种纯粹的科研状态,让她找回了当年在美国做研究时的专注。   2022年,她独自完成的论文被《Acta Mathematica》接收。这是数学界顶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学者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之前只有苏步青先生一人。   消息传开时,整个学界都震动了。有人翻出她在中山大学的经历,才发现这个曾被学生说"不会讲课"的教授,原来是位隐藏的数学高手。   其实在华科大,郇真也没完全离开讲台。她开了门研究生选修课,课堂上不再追求进度,而是带着学生一点点啃难题。   有次讲一个复杂的定理,她从三个不同角度反复推导,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点头说"懂了"才往下走。   学生们说:"郇老师现在像个耐心的拼图高手,总能帮我们找到缺失的那块。"   从被辞退到创造历史,郇真的故事像道数学题——换个解法,难题可能就有了答案。   中山大学的经历让她明白,不是所有天赋都能立刻转化成教学能力,而华科大给的空间,让她在擅长的领域绽放了光芒。   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失败",有时候拐个弯,就能遇见属于自己的舞台。

0 阅读:61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