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发文极端高温或致住院人数激增#,#研究称极端高温或致住院人数激增#】北京

潇湘晨报 2025-07-18 21:01:41

【#武大发文极端高温或致住院人数激增#,#研究称极端高温或致住院人数激增#】北京时间7月16日,武汉大学王行环教授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与温度相关的住院负担”最新研究成果——极端高温或导致中国住院人数大幅增加。

该研究基于大规模数据分析预测,若不采取有效适应措施,到2100年,中国因极端高温导致的超额住院人数可能高达510万人,相关医疗费用也将大幅攀升。

王行环教授团队基于2021年至2023年中国301个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地区)的7000余家医院日度临床住院数据,通过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系统评估了泌尿系统疾病等六类气候敏感性疾病(CSD)与气温的历史关联。研究进一步基于三种碳排放情景(低排放、中等排放[接近当前水平]和高排放),预测了未来至2100年的极端气温相关住院风险,并构建“住院负担经济指数”(HBEI),从空间分布、疾病类型、年龄分层、时间跨度和碳排放路径五个维度量化住院经济负担。

极端温度风险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历史数据显示,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气候敏感性疾病(CSD)住院风险对极端温度暴露尤为敏感。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分析表明:

在95%气温百分位数(极端高温)和5%气温百分位数(极端低温)下,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相对住院风险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区域。

温度相关健康负担的空间不均衡性直接关联地区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未来住院风险激增

预测表明,在高排放情景下,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将大幅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减少。若不实施适应措施,到2100年,全国因极端高温导致的超额住院人数预计达510万人。风险随年龄分层,老年群体(≥65岁)增幅最高,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风险增长达23.1%(中年组12.7%,青年组5.3%)。

经济负担区域差异

住院负担经济指数(HBEI)显示,高温相关住院费用占GDP比例将大幅上升,且在全国分布不均。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南部)负担更重,到2100年,高排放情景下费用增幅显著。

该研究从多维角度揭示气候变化对中国医疗系统的潜在冲击,凸显制定差异化区域策略的必要性,并重点关注高风险地区和脆弱人群。团队强调,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强化气候缓解措施至关重要,以应对住院负担的急剧增加。

0 阅读:5

猜你喜欢

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

创刊于2001年,现为湖南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