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授衔后直奔西花厅,不等周总理招待,翻箱倒柜地问:吃的呢?   1955年,中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03 19:41:32

陈赓授衔后直奔西花厅,不等周总理招待,翻箱倒柜地问:吃的呢?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一次授衔仪式,陈赓因其杰出的战功被授予大将军衔。   陈赓在仪式刚结束后,便急匆匆前往西花厅。   到达后,他开始寻找食物。   周总理与邓颖超听闻后赶到,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友。   周总理对他的脾性早已有了充分的了解,正因为如此,陈赓才有这样的肆意,能够肆无忌惮地进入西花。   1924年,当时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陈赓是黄埔军校的首批学员之一。   虽然他和周总理的初次见面并未引发太多的波澜,但陈赓逐渐成为周总理的警卫副官,二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当时邓颖超要从广州赶到黄埔军校与周总理成婚,然而周总理工作繁忙,无法亲自去码头接她,便让陈赓代劳。   陈赓拿着邓颖超的照片,去码头接人。   可是,当陈赓在码头上等了许久,却始终未见到邓颖超的身影,直到码头的人群散去,才意识到可能是邓颖超提前离开了。   陈赓匆匆前往黄埔军校,一推开办公室的门,便看到了邓颖超。   陈赓歉意满满,而邓颖超则幽默地表示是自己的问题。   1923年,陈赓与王根英结识,当时的王根英在上海的工人夜校中表现突出,陈赓对她产生了情感。   他在追求爱情时显得有些笨拙。   陈赓不断给王根英写情书,但王根英并没有立刻回应。   尽管如此,陈赓通过经常帮助王根英的家人,逐渐打动了她的心。   最终,在周总理与邓颖超的劝说下,王根英开始重新审视这段感情,最终与陈赓携手步入婚姻。   婚后,陈赓与王根英因革命工作聚少离多,最终王根英被敌人关押,英勇牺牲。   陈赓深感悲痛,且为王根英守节三年,直到遇到了第二任妻子傅涯。   陈赓也被视作一位福将。   在长征期间,周总理因患肝脓肿病重,病情十分危险,红军队伍将周总理抬在担架上。   陈赓得知消息后,向彭德怀请示,希望调到周总理身边照顾他。   他亲自接过担架,替换了前来抬担架的战士。   在过草地时,周总理因病体虚弱一直高烧不退,陈赓发现草地的积雪消融得很快,便灵机一动,将周总理抬至山丘背阴处,成功找到了可以用来降温的积雪。   周总理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历史性的授衔仪式。   然而,授衔前,陈赓与老战友李聚奎闲聊,李聚奎提到,陈赓多年的战功毋庸置疑,授予大将是理所当然的。   对此,陈赓微微一笑,开玩笑地称大将得是曾当过师长才行,但自己没有类似的经历。   他甚至提议,让李聚奎以后对外声称,自己曾替他当过师长。   李聚奎十分认真地答应了。   几天后,李聚奎按陈赓的戏言,竟然将“陈赓当过师长”的故事告诉了徐立清。   听后,徐立清虽然感到困惑,但在看到李聚奎的认真态度后,并未多问。   直到后来,陈赓得知这一切。   授衔当天,毛主席与陈赓开玩笑,说他的成功与蒋介石无法相比。   而陈赓幽默地回应,自己大将的军衔可不是主席给的,是李聚奎给的。   在授衔后的庆祝中,陈赓访问了周总理夫妇。   1961年,医生诊断他患有重病,生命的时间所剩无几。   然而,陈赓仍然决心撰写自己多年来的战斗经验总结。   组织考虑到他的健康状况,已特许他无需完成这一任务,但陈赓坚持认为,他应当为部队建设做出最后的贡献。   陈赓依然每天都在翻阅自己的战斗记录。   每次用力过度,疲惫的他都会感到呼吸急促,甚至力不从心。   妻子傅涯见状,关切地劝他休息。   在这个过程中,陈赓忽然提到今天是自己的生日,那天并非陈赓的生日。   然而,她依旧为他做了一碗长寿面。   当陈赓大口吃着面条时,傅涯突然意识到,长寿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此时的陈赓似乎隐约预感到自己生命的短暂。   3月,陈赓被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惊醒。   这次疼痛比以往更加剧烈。   妻子傅涯醒来时,发现丈夫已悄然离世。   周总理在听闻这一消息后,深感悲痛。   当时他正与耿飚在广州开会,得知噩耗后,他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久久未曾走出。   他特意赶回北京主持陈赓的追悼会。   在追悼会上,周总理安慰陈赓的遗孀傅涯,并承诺在她和孩子有困难时,自己与邓颖超会尽全力帮助她们。   参考文献:[1]欧阳卫平,裴然.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陈赓实验班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4):171-175  

0 阅读:98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