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男子给自己550万买的宾利车做保养时,意外发现车子购买前就有了两条维修

我天哥 2024-10-30 16:04:53

贵州贵阳,男子给自己550万买的宾利车做保养时,意外发现车子购买前就有了两条维修记录。男男子找上4S店要赔偿,对方直接拒绝。一气之下,男子将其告上法庭,要求退还买车钱,并赔偿1650万元。法院最终判决,简直匪夷所思!   信源:新晚报2018年4月26日《550万的宾利车,开了两年还能获赔1650万?》   几年前,贵阳的杨先生在某4S店花费550万元购入了一辆进口宾利慕尚,加上购置税近600万元。这辆车不仅象征着杨先生的事业成就,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然而,他没想到这辆豪车很快变成了无尽的烦恼,甚至引发了一场长达两年的法律拉锯战,还令他自己倒贴了20万元。   购车后,杨先生发现车辆存在多次故障,如左右车窗不同步和右车窗异响,虽每次4S店均提供了维修服务,但频繁的小问题让杨先生心中难安。   这毕竟是一辆价值不菲的豪车,出现如此多问题,令他感到困惑和不满。   两年后的一次例行保养中,杨先生无意间在网上查到该车的维修记录,赫然发现这辆“全新进口”豪车在交付前就有过两次维修记录:一次是左前门的漆面损伤修复,另一次是右后车窗帘更换。   此事令杨先生极度愤怒,当初4S店曾承诺此车为“全新进口”,并无任何维修或损坏记录。这一发现让他觉得自己被蒙蔽,感到深受欺骗。   杨先生在怒火中将4S店告上法庭,以商家隐瞒维修记录,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为由,提出了退一赔三的诉求,索赔1650万元。   对于杨先生来说,商家的隐瞒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购车决定,必须为此负责。这场官司历经贵州省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经历了一审、二审和多次波折。   一审法院认为,4S店在交付前有维修记录却未如实告知,确实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构成欺诈,支持杨先生的退一赔三诉求,判定商家退还购车款约597万元,并赔偿1650万元的金额。   一审判决后,杨先生一度以为自己即将胜诉。然而,4S店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虽然商家隐瞒了车辆维修记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维修内容并未涉及车辆核心部件,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没有重大影响,因此不构成欺诈行为。   二审最终改判4S店承担违约责任,仅需赔偿杨先生11万元,而杨先生需要承担31万元的诉讼费。   结果,杨先生不仅没有获得赔偿,反而因过高的索赔要求,支付了高达31万元的诉讼费用,这让他在一场豪车维权中不仅未获理赔,反而损失了20万元,付出巨大代价。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若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本案中,4S店在未告知的情况下进行了维修,但商家辩称已在公开的DMS系统中上传维修信息,消费者可查询。   此外,4S店维修的内容不涉及安全性能,对使用影响不大。二审法院采纳了商家的说辞,认为商家虽存有违约但不构成欺诈,因此判定不支持退一赔三诉求。   尽管二审法院判定4S店未构成欺诈,但此案揭露了豪车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豪车作为高价值商品,其信息不对称严重,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全部车况,容易被误导。   商家未如实告知维修记录,确实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4S店将信息上传至DMS系统,虽然公开但并未主动告知消费者,这一行为引发消费者对信息透明度的质疑。   豪车的价格高昂,一旦出现纠纷,诉讼费和鉴定费用都很高。杨先生一案的诉讼费已高达31万元,而最终获得的赔偿不过11万元,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维权成本。   杨先生的案件也显示了豪车消费市场维权的复杂性和高门槛,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为此买单。   此案为豪车消费市场敲响了警钟,消费者在购买高价车时,应更加审慎,仔细查看车辆维修信息,明确合同条款,选择信誉良好的经销商,避免维权陷阱。相关部门亦应加强对豪车市场的监管,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杨先生的维权经历,显示出豪车消费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维权成本高和举证难题。豪车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亟待提升,消费者的知情权需要进一步保障。   未来在豪车销售市场中,如何加强监管,确保消费者权益与商家责任的平衡,仍然是需要社会关注的议题。   (本文均是化名)

0 阅读:399

评论列表

ConGas ℡

ConGas ℡

1
2024-10-31 01:36

通源买的车

我天哥

我天哥

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