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政以安为先”,政府本该是民众的 “避风港”,可美国这场创纪录的政府停摆,却让数千万人陷入两难。自 10 月 1 日起,因民主、共和两党在医保补贴等议题上谈不拢,联邦政府资金耗尽 “关门”,截至 11 月 8 日已持续 39 天,打破了此前 35 天的最长停摆纪录。75 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4200 万人的食品救济金告急,航空交通濒临混乱,低收入家庭取暖补贴迟迟不到位。就在民众愁眉不展时,特朗普突然喊话 “停摆接近结束”,还呼吁参议院终止 “冗长辩论” 推动法案通过。可这场让美国社会 “停转” 近六周的闹剧,真能说停就停?特朗普的 “定心丸”,到底能不能缓解普通人的燃眉之急?
一、停摆之下:普通人的日子难上加难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政府停摆不是政治新闻,而是实实在在的生计危机。俄勒冈州的空管员马克,已经连续一个月无薪上班,每天要处理数百架航班的调度,却连房贷都快交不起了。“上有老下有小,全家就靠我这点工资,现在一分钱没拿到,只能去食品银行领救济粮”,他无奈地说。像马克这样的联邦雇员还有数十万,他们要么被迫无薪加班,要么在家待业,11 月 11 日的发薪日眼看就要泡汤。

更惨的是依赖政府福利的低收入群体。覆盖 4200 万人的食品救济金 10 月底就耗尽了,即便法院介入让农业部动用应急资金,也只能发放半个月的补贴。波特兰街头的免费食物发放点前,排起了蜿蜒几公里的长队,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冻在寒风里,就为了领一口热饭。北部多州已经降温,590 万户家庭的取暖补贴因为停摆迟迟不到位,专家警告,再拖下去可能有数千人挨不过寒冬。这场停摆,把最需要帮助的人推向了悬崖边缘。
二、博弈背后:两党 “掐架” 谁也不让谁停摆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核心就是两党把民众福祉当成了博弈筹码。民主党坚持要给医保补贴项目继续拨款,共和党却坚决反对,双方在国会吵得不可开交。更有意思的是,参议院要通过法案得 60 票,共和党虽然占 53 席,却凑不够门槛,民主党就用 “冗长辩论” 拦着不让表决。特朗普两次呼吁废除这个规则,却遭到自家党内高层抵制,怕未来民主党掌权后反过来 “收拾” 他们。

这就像菜市场讨价还价,买家卖家都不肯让步,最后遭殃的是等着买菜的普通人。更讽刺的是,11 月初民主党在地方选举中连赢三局后,变得更不愿妥协了,把停摆当成了打击特朗普和共和党的工具;而共和党也没想着解决问题,反而一心想借停摆捞政治资本。两党你拉我扯、互相拆台,把政府 “停摆” 玩成了 “政治游戏”,哪里还顾得上民众的死活?
三、结束之后:是 “真解决” 还是 “缓兵之计”?现在特朗普喊着 “停摆接近结束”,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更像是权宜之计。两党只是暂时搁置分歧,并没有真正解决医保补贴、拨款数额这些核心矛盾。就像按下葫芦浮起瓢,这次就算勉强让政府开门,下次拨款到期时,很可能还会因为同样的问题再次停摆。
而且停摆造成的伤害可不是说补就能补的。美国商会估算,仅 10 月就有 120 亿美元支付款项受影响,6.5 万家小型承包商面临 “断供” 风险;320 多万旅客因为航空人手短缺耽误行程,航空业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一落千丈,当政府变成 “制造问题的人”,而不是 “解决问题的人”,这种裂痕很难修复。特朗普的 “定心丸”,更像是暂时止痛的麻药,治不了根本的沉疴。

说到底,政府存在的意义是为民众服务,而不是让政客们争权夺利。这场创纪录的停摆,暴露了美国政治的极化乱象 —— 两党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把普通民众的生计当成筹码,这样的 “政治闹剧” 实在让人寒心。特朗普口中的 “停摆接近结束”,如果只是暂时的妥协,而不是真正的换位思考,那未来还会有无数个 “39 天” 在等着美国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把权力交给政客,是希望他们能守护家园、改善生活,而不是让他们为了党派利益搞内耗。希望这次停摆结束后,两党能真正放下分歧,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毕竟,再华丽的政治口号,也不如让民众按时领到工资、冬天能用上暖气、饿了能吃上饭来得实在。
你觉得这次美政府停摆是真的结束了吗?两党未来还会因为同样的问题再次 “掐架” 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