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过去一年,模型能力逐步走出聊天机器人的范畴。这种行业趋势转变的背后,是一场产业发展从“技术秀”走向“生产力”的思考与实践。
萝卜快跑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1.4亿公里、慧播星数字人“双11”带动商品交易总额同比提升91%、百度搜索富媒体化覆盖率达70%……“当人工智能(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能力,才能真正让各行各业实现效果涌现,引发一场生产力变革,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李彦宏在会上说。
观察产业迭代,李彦宏提出了一个视角:AI产业正在从“正金字塔”重硬件,走向“倒金字塔”重应用。以往,芯片等硬件基础设施占据了产业价值的制高点,而基于硬件的模型和应用价值逐级递减。
一位长期关注AI产业的分析师表示,过去几年行业过度聚焦于算力竞赛和参数比拼。现在,价值创造的重心正在向上层应用转移。
从全球视野看,这一转变同样明显。随着大模型技术逐渐普及,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不再仅是底层算力,而是如何将AI能力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创造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我们正在跨越一个全新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过去一年,我们看到模型能力逐步走出聊天机器人的范畴,数字人技术、代码智能体技术、通用场景的自主演化都有了长足发展。”李彦宏说。
用AI重构业务,百度搜索正在全面推进AI化。他说:“百度是全球所有搜索引擎AI化改造较为激进的。我们用AI重构搜索结果页,不是简单地在搜索结果中插入AI摘要,而是把搜索从以文字内容和链接为主的互联网应用,转化为以图片、视频等媒介内容为主的AI应用。此外,通过A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其搜索能力,使其成为行业的技术底座。”
围绕AI的应用效果,大会期间百度发布了新成果:文心大模型发布5.0,在全模态理解、创意写作、智能体规划、指令遵循等方面不断突破;萝卜快跑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新一代昆仑芯和超节点产品天池发布;GenFlow升级至3.0。
数字人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成为观察AI实效化的窗口。在李彦宏看来,AI数字人本质上是一种基础性技术,甚至是一种全新通用交互界面。“在今年‘双11’,83%的开播主播使用过慧播星数字人,开播直播间数同比增长119%,商品交易总额同比提升91%,体现了数字人技术的商业价值。”
AI产业的竞争基点已从技术参数转向产业实效。正如李彦宏所说,“当AI能力被内化,成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有参会嘉宾表示,在大会上可以看到,AI在数字人主播、智能客服等领域,能够对重复动作进行替代;通过AI能够实现生产力的有效供给;AI在复杂决策中能够不断迭代和超越认知。这场从“智能涌现”到“效果涌现”的变革,正推动AI从展示品转化为生产力,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