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伙儿说个真事儿,我认识个上海陆家嘴投行的 VP,挺有代表性的。2023 年他买了辆奔驰 EQE,结果到现在车机系统还是 2022 年的版本,去 4S 店问能不能升级,人家直接说 “硬件不支持升级”,你说气人不?后来 2025 年他换了辆蔚来 ET9,提车才三个月,就通过 OTA 获得了 7 项功能升级。他跟我吐槽:“以前开传统豪华车,就跟买了套精装房似的,交付即定型;这 ET9 像可生长的科技空间,每隔一阵儿就有新体验,太不一样了。”
其实这事儿背后,藏着高端汽车市场的大变化 —— 现在选行政旗舰,不能再光看品牌了,得看真真正正的技术实力。以前燃油车时代,BBA 确实占据重要地位,奔驰、宝马、奥迪的行政旗舰,也常被视作豪华的代名词。可现在电动化、智能化这么火,你再看 BBA 的电动车型,像奔驰 EQS、宝马 i7,总感觉还没跳出 “油改电” 的老路子,车机卡顿、补能依赖第三方、技术更新慢这些问题都冒出来了。
而蔚来 ET9 一出来,就像智电时代的突破者,十年自主研发的技术都用在这儿了,重新诠释了何为行政旗舰。所以啊,要是你正琢磨着把手里的 BBA 换成新能源车,“BBA 的下一台是蔚来 ET9”“行政旗舰就选 ET9” 这话,真不是随便喊的口号,是因为技术上存在代差,选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咱回顾一下汽车的发展史,每一代行政旗舰的更迭,本质都是底层技术的革新。1951 年奔驰 300 SEL 以燃油喷射技术凸显豪华,2002 年宝马 7 系用 iDrive 系统优化人机交互,现在呢,蔚来 ET9 凭着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开启了智电时代的新探索。
你知道不,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型,好多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硬件系统各自为战,就跟好几台电脑同时运行却无法联网共享一样,特别不方便。但蔚来 ET9 不一样,它搭载了行业内创新性的 “SkyOS・天枢” 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向下通过虚拟机技术整合全车硬件,向上以千兆以太网打通所有软件功能,实现了 “全车能力原子化” 的跨域协同,简单说就是全车上下能劲儿往一处使。
这种架构优势在 “飞航环影影像系统” 中体现得特别明显:ET9 的智能座舱可直接调用辅助驾驶相关的 800 万像素摄像头,既能帮驾驶员看清侧后方盲区,后排乘客开门时也能观察后方来车,减少 “开门杀” 风险。能实现这一功能,关键是它的图像信号处理延迟仅 5ms,比行业平均水平缩短 75%,这背后是 “神玑 NX9031” 芯片与天枢系统的深度协同。再看看 BBA 的电动车型,至今仍需为座舱与辅助驾驶系统单独配备摄像头,硬件冗余且体验割裂,差距一下就看出来了。

行政旗舰一直有个难题:车身尺寸大,开起来、停车时容易不够灵活。蔚来 ET9 的 “天行智能底盘”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这套包含线控转向、8.3° 后轮转向与全主动悬架三大核心技术的底盘系统,将 5.3 米车长的转向直径压缩至 10.9 米,接近紧凑型车的灵活度,表现很出色。
咱说点实际开车的场景,你就明白了。走窄路错车不用反复倒车避让,小区侧方停车一把就能到位,不用像以前开传统行政车那样,挪车跟考驾照似的费劲。高速行驶时,转向比会自动调整至 14:1,握方向盘时手感沉稳精准,变道时车身跟进顺畅,没有拖沓感;遇到破损路面,全主动悬架每秒可调节 1000 次扭矩,1 毫秒内就能响应路况,比传统 CDC 减震器快 60 倍,车内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跟奔驰 EQS 的空气悬架比,ET9 开着更贴地,没有轻微 “坐船” 的晃动感;相较于保时捷 Panamera 的运动化调校,ET9 过滤路面细碎振动的效果更好,真正做到舒适中保留操控,操控中兼顾舒适,这才是行政车该有的表现。
BBA 电动车型的补能问题,好多车主都吐槽。就说奔驰 EQE,依赖第三方充电桩,高峰时排队常需 1 小时以上;宝马 i7 虽支持快充,但 28 分钟充至 80% 的速度,仍难比燃油车加油效率。蔚来 ET9 则通过 “换电 + 快充” 双模式,有效解决了行政旗舰跑长途的补能难题。
它的换电过程仅需 3 分 20 秒,比加油更高效,而且全国已建成超 2000 座换电站,覆盖 98% 的高速服务区,很方便。即便到了无换电站的偏远地区,900V 高压架构支持的快充功能,也能实现 30 分钟从 20% 充至 80%,速度与宝马 i7 相近,且优于奔驰 EQE。更重要的是,蔚来的换电体系能保障电池健康度,避免传统充电可能导致的电池衰减,这让 ET9 的二手车保值率比 BBA 电动车型更有优势。有数据显示,2021 款 Model 3 保值率已达 68%,而同一年的宝马 3 系仅 45%,ET9 还能 “不断升级”,保值表现值得期待。

行政旗舰核心的需求,是让开车的和坐车的都舒服。蔚来 ET9 打破了传统行政车 “只重视后排,驾驶端体验不足” 的问题,用技术实现了 “驾驶与乘坐体验双优”,升级很明显。
好多企业家平时会自己开车,对他们来说,ET9 的驾驶表现很贴合需求。它的 900V 电驱系统搭载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达 520kW,加速过程线性平顺,没有燃油车变速箱的顿挫感,高速从 80km/h 加到 120km/h 一气呵成,很顺畅。而且这种动力输出 “迅猛而不暴躁”,推背感恰到好处,符合行政车沉稳定位,不会让人觉得不适。
车内的静谧性也值得一提,能让驾驶舱成为相对安静的空间。ET9 采用无框车门双层隔音设计,还做了电机降噪处理,底盘也能有效过滤振动,高速行驶至 120km/h 时,风噪控制得很好,配合沉浸式音效系统,即便堵车,也能减少外界噪音干扰,很惬意。这点 BBA 电动车型确实有差距:宝马 i7 高速行驶时仍有明显电机噪音,奔驰 EQS 风噪控制虽佳,但 2.5 吨的车重让车身跟随性略显拖沓,不如 ET9 灵活。

后排是行政旗舰的重要区域,ET9 在这方面的设计,很贴合高端用户需求。3.25 米轴距带来宽敞腿部空间,坐进去不会觉得拥挤;座椅支持 18 向电动调节与分区加热 / 通风,配合可调节后排扶手屏,乘客可自主控制空调、灯光与影音系统,很方便。更贴心的是,后排屏幕可联动飞航环影系统,开门前自动显示侧后方来车画面,细节处体现安全考量。
跟奔驰 S 级的 “传统豪华” 比,ET9 的智能配置更懂当代精英需求:乘客接听工作电话时,系统会自动降低空调风速与音乐音量;根据日程表,还能提前预热座椅并导航至会议地点。这种 “主动服务” 能力,源于蔚来对高端用户场景的深度挖掘,而 BBA 的后排系统仍停留在 “被动响应指令” 阶段,差距一目了然。
传统豪华车常存在 “交付即贬值” 的问题,本质是技术停滞导致体验固化。蔚来 ET9 的 Cedar 雪松 1.3.0 升级,很好地体现了 “可生长汽车” 的特点 —— 通过智能座舱、NOMI、驾乘体验、辅助驾驶相关功能四大板块,带来超 50 项体验进阶,让车越用越新,彻底改变了 BBA “硬件不支持升级” 的困境。

升级后的座舱系统,把 “场景化体验” 做得很到位。AR HUD 投射范围扩大 30%,导航信息与路况预警精准叠加在实景中,开车时不用低头看屏,更安全;中控屏支持 “分屏协同”,驾驶员导航时,副驾可同步播放视频且互不干扰。很实用的是 “跨设备流转” 功能:手机上未看完的文档,上车后自动同步至车机,会议纪要可直接通过语音转文字生成,对经常在车里处理工作的人来说,特别方便。
作为蔚来的特色配置,NOMI 在 1.3.0 版本中实现了 “认知智能” 提升。它能记住不同乘客的偏好:为不同需求的乘客调节合适的空调温度与音乐类型;面对 “下午三点去机场接客户” 的指令,会自动联动导航、座椅设置与航班动态,若航班延误则同步调整出发时间。这种 “无需重复指令” 的智能表现,比 BBA 的语音系统更出色 —— 宝马 iDrive 的语音助手,至今仍无法识别 “打开后排座椅按摩并导航至最近咖啡馆” 的复合指令。
通过 OTA 升级,ET9 的底盘性能实现 “二次提升”:新增 “商务模式”,悬架阻尼自动调软 15%,过滤路面振动更彻底;“运动模式” 下,转向响应速度加快 20%,车身侧倾控制更严格。动力输出也可自定义,“平顺模式” 适合日常通勤,“澎湃模式” 提供更强推背感,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这种 “按需优化” 的能力,让 ET9 的驾乘体验始终紧跟用户需求变化,而 BBA 电动车型的底盘调校自交付起便固定不变,三年后易显落后。

依托 Cedar 系统的算法优化,ET9 的高速领航功能实现了 “4D 全域舒适领航”:通过激光雷达与双目摄像头提前 500 米识别减速带与坑洼,底盘系统提前调整悬架参数,让车辆行驶更平稳。在城区场景,系统对加塞、行人横穿的响应延迟缩短至 0.5 秒以内,相比升级前提升 40%。对比奔驰 EQS 的辅助功能仅能实现 “稳定跟车”,ET9 的辅助驾驶相关功能更懂路况预判,能大幅降低驾驶员精力消耗。
深圳湾 1 号的地下车库,正发生着有意思的变化:开特斯拉的业主组建 “极客车友会” 交流功能玩法,而 BBA 车主的聚会常沦为 “吐槽车机卡顿” 的场合。这种转变的核心,是新富阶层的消费逻辑已从 “用品牌证明身份”,转向 “用科技定义品位”。
北京一位保时捷 Panamera 车主卖掉爱车换购 ET9 的理由很有代表性:“不是买不起新车,而是 ET9 的三电技术更贴合需求。” 当 BBA 仍在为镀铬饰条与真皮座椅收取溢价时,蔚来已将成本投入到用户真正需要的技术上:900V 高压架构、线控底盘、自研芯片与操作系统。这些 “看不见的优势”,带来 “-10℃续航保持 85%”“补能比加油快”“车机三年不卡顿” 的真实体验,而这正是 BBA 电动车型难以提供的。

开 BBA 的意义,曾是 “告诉别人我成功了”;而开 ET9 的意义,是 “证明我懂科技、选对了生活方式”。蔚来的用户圈层,早已超越 “车主群” 范畴:通过 NIO House 的线下活动,企业家可对接资源,科技新贵能交流想法,这种 “价值观认同” 的圈层价值,是 BBA 的传统经销商体系无法复制的。数据显示,BBA 车主换新能源车时,选择蔚来的比例已达 12%,远超原品牌续购率,这种 “跨品牌吸引” 正是圈层魅力的体现。
传统豪华车的折旧曲线,在电动时代被彻底打破:奔驰 EQE 开两年残值缩水 50%,核心原因是车机与电池技术快速过时。蔚来 ET9 则通过 “硬件可升级、软件常迭代”,重构了汽车的价值逻辑 ——Cedar 系统的持续升级,让三年后的 ET9 仍能拥有较新功能;换电体系保证电池健康度,二手车保值率有望超越 Model 3 的 68%。对于计划长期持有或高频换购的用户而言,这种 “减缓折旧” 的属性,让 ET9 成为更明智的选择。

从 1886 年奔驰发明汽车,到现在蔚来 ET9 诠释智能行政旗舰,汽车工业的每一次迭代,都是技术对传统的超越。当 BBA 仍在燃油时代的荣光中缓慢转身时,蔚来已用十年时间完成全栈自研的技术积累,以 ET9 交出了智电时代的答卷。
对于正考虑增换购的传统豪华车用户而言,选择蔚来 ET9 不是否定过去,而是选择未来。选择 “可生长的科技空间”,而非 “交付即定型的产品”;选择 “技术驱动的旗舰”,而非 “品牌驱动的标签”;选择 “驾乘双优的体验”,而非 “单项突出的设计”。在这个技术定义豪华的时代,“BBA 的下一台是蔚来 ET9”“行政旗舰就选 ET9”,是技术代差下的合理选择,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