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会谈也谈了,千人换俘也换了,美国也确实出力调停了,可俄乌双方为何还是打得如火如荼?
尽管普京做出了一些让步,但他的和谈要求依旧突破了乌克兰和欧洲的底线,以至于特朗普难从中进行有效斡旋。
眼看着特朗普对待普京的态度一变再变,难不成俄乌之间还应验了泽连斯基当初的那句话?

普京不值得信任,而俄罗斯也不准备结束战争!
泽连斯基说普京不值得信任,其实从立场角度来看,他说出更过分的话都有可能,简单一句“不值得信任”的杀伤力真不算大。

虽然这番话并没被特朗普和普京听进去,但是结合目前情况来看,俄罗斯可能还真不会在短期内结束战争。
如今的俄乌冲突,绝不只是俄乌双方的事,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有自己的理由参与其中,以至于俄罗斯必须也要对此做出更多防备。

回想俄乌冲突爆发之初,美国和欧洲的支持给了泽连斯基莫大的支持,只是他却没想到美国总统换届后,这一情况就直接被改变了。
曾经的乌军,虽然称不上能够压制俄军,但在局部战役中也确实打了个有来有回。

不管是无人机的威能初显,还是针对俄方库尔斯克州的奇袭,都说明了乌军在西方的支持下,已经有了对抗俄罗斯的一战之力。
可悲的是,从今年初开始已经由“商人”统治美国,特朗普看着美国经济这副烂摊子,又怎么可能支持乌克兰去对抗俄罗斯?

况且“调停俄乌冲突”一直都是特朗普当初的竞选核心,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得尽可能地斡旋这场为期三年多的大型冲突。
考虑到特朗普和普京的私人关系,美国确实有很大机会缓和美俄关系,如果效果更好的话,甚至还有可能达成“联俄制华”的局面。

仅在这一点上,普京倒十分拎得清,他没有顺应美国的制华策略,同时也没有放弃美国抛来的善意。
因此普京便接着美国给出的台阶下了一步,而且也不打算再对乌克兰“去军事化”。

然而,在美乌欧眼里,普京也就仅仅只是退了这一步而已,俄罗斯剩下的和谈条件,依旧让他们难以接受。
在那场备受瞩目的土耳其会谈中,明明泽连斯基都已经等在那里了,可普京却没有给他面子亲自抵达。

反倒是特朗普趁机刷了一波存在感,他认为只要自己会去,普京就一定会去,可事实也就像他说的那样:两人谁都没去。
明明特朗普也在中东,他只要稍稍改变自己的行程,说不定就能成功调停这场大型冲突,只可惜两人谁都没给泽连斯基这个面子。

当然,普京不给泽连斯基面子,但肯定要给特朗普面子,因此在5月20日那场“电话政治”中,才会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信号。
美俄之间:特朗普和普京都认为这次会谈“积极且有效”,而且美俄未来也要在经贸领域中加强合作。

欧洲、乌克兰和美国之间:欧洲不愿看到俄方坐大,乌克兰也想要夺回乌东四州,因此他们都想让美国继续出面主持大局。
事实上,美国对俄乌走向依旧有着决定性的能力,可是因为普京不够诚意的缘故,特朗普的对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幻。

前脚刚亲自说完不会制裁俄罗斯,后脚美国国务卿就公开宣称“如果俄罗斯不提交停火备忘录,那美国就要立即制裁他们”。
仅从俄乌冲突中美国的近期表现来看,特朗普确实是出了不少力,这边要哄着泽连斯基别掀桌子,那边又要安抚着普京继续让步。

然而,泽连斯基倒是不敢在特朗普面前造次,也愿意乖乖地坐在谈判桌前,可普京为何又要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呢?
直到5月25日凌晨,哪怕俄乌已经完成了换俘行动,但俄乌双方的互相袭击依然在持续着。

“以打促谈”,似乎已经成为了俄乌双方心照不宣的默契,尤其是对于普京来说:不打就没办法为俄罗斯保证尽可能大的利益。
就算特朗普不想继续剥削俄方利益,泽连斯基也愿意尽可能地退让,但欧洲那边绝对不会希望俄罗斯离自己“更近”。

当初为何会打起来,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乌克兰要加入北约,从而变成俄欧之间的一个军事缓冲区。
自从俄军掌控乌东四州之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就在不断扩大,倘若未来真是让普京掌握更多主动权,那欧洲就要夜不能寐。

俄罗斯的核心问题,如今都在欧洲那边,而且俄罗斯人民在看待特朗普时,其实并没有多少负面情绪,反而还有些“喜欢”。
根据全俄舆论研究中心的一项民调中显示,目前正有有61%的俄罗斯人对特朗普持正面看法,其中甚至还有22%热衷于美俄关系的增进。

然而,美国已经在那份矿产协议中及时止损,也难怪特朗普会开始对调停一事兴致缺缺。
正因如此,俄罗斯如果继续在乌克兰和欧洲面前展示手腕,最好还能逼得美国继续斡旋,那结果自然也就会向俄方偏移。

况且近期俄方已经连续通过“莫斯科向北京通报”与“俄方加大对华石油出口力度”两件事来引起了中方的好感。
倘若未来中方也隐隐站在俄罗斯的身边,那欧洲和乌克兰的气势就会被继续打压。

结合来看,普京并非不想停战,而是他想通过“造势”的方式来逼迫乌欧让步,而这就恰恰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信息来源


